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内科与重症医学科联合开展 “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安全护航,健康生活”科普宣传活动
发布日期: 2022-05-20浏览次数:2149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精神,推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引导护士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中华护理学会要求,5月13日下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内科与重症医学科联合开展了以“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安全护航,健康生活”为主题的老年居家护理科普之安全进食、预防误吸技能科普宣传活动。误吸是生活中的常见意外事件,若不及时处理,往往危及生命。


图为内科护士长杨义惠正在进行误吸科普讲解
在学习活动室内,内科护士长杨义惠用生动形象的话语为病友家属讲解什么是误吸,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分别从食物餐具的选择、用餐的姿势与体位进食的注意事项进行专业讲解,而重症医学科关妮护士长与张东妮护士利用各种饮食道具、进餐体位方面进行示范。
图为护理人员现场演示、如何判断误吸及紧急处理 生动解读对居家老年患者误吸的预防,解除了病友家属们对进食方式的误区。为活跃现场气氛,增加科普直观感受,护理人员现场演示、如何判断误吸及紧急处理,并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成人食物卡住气道的呼吸道梗阻患者进行急救演示。病友家属们按照防控要求,在现场有序进行交流和互动体验。


图为护理人员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成人食物卡住气道的呼吸道梗阻患者急救演示
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对误吸有了新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了老年患者科学、合理、安全饮食方式的重要作用,对大家咨询的相关问题给予专业耐心的解答,做到及早发现,延缓和减少误吸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科普活动图文并茂,集科学性、趣味性、专业性于一体,既增长了病友家属们的老年人居家预防误吸的知识,也提高了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急救技能,病友家属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类活动充分展现了我院护理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我卫生保健意识,为维护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食物误吸预防科普小知识
老年患者居家如何预防食物误吸?(一)建议的食物种类 老年人尽量选择糊状或质软食物。如芝麻糊、麦片、米糊、蛋羹、肉沫、菜泥、各种蔬菜粥、南瓜粥等。不建议的食物种类大块状的食物(如云吞、饺子、小笼包、馒头、排骨等)、坚果类的太粘稠的食物(如肠粉、汤圆、米粽等)(二)餐具的选择匙羹:选择面小、难以黏上食物、边缘钝厚、柄较长的匙羹。水杯:建议使用杯口不接触鼻部的缺口杯,如下图(也可以用一次性杯剪U型缺口使用),避免饮水时颈部过伸引起误吸。(三)正确的用餐姿势与体位1、尽量坐起进食,头部垫软枕。2、不能坐起来的用几个厚枕头或厚棉被半坐位,保持身体与床成30-40度头部垫软枕,保持头部向前,吞咽时下巴内收,利于食物进入食道。(四)进食的注意事项进食前:①确保老人处于清醒状态。②在安静状态下进食。③痰多的进食前鼓励进行自主咳嗽,清理痰液后再进食。进食中:①注意力集中,不看电视,不要与老人交谈。②每口不能过多,每口10ml左右为宜。③细嚼慢咽。④速度慢,吞下才喂第二口⑤有中风后遗症的老人,把食物放在健侧舌中后部或健侧,利于食物吞咽。⑥不要进食过饱,七分饱为宜,提倡少量多餐。进食后:①用温开水漱口,避免食物残留掉入气管。②进食后,至少30分钟才能平卧,食物避免返流。③喂食后30分钟内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发生呕吐时,将身体前倾或头偏向一侧。(五)食物误吸的判断 进食时发生呛咳、食物从口腔溢出或被自己口水引起咳嗽,吞咽迟缓,进食时反复清喉咙或哽喉,进食时突然神志不清,口腔有食物残余,嘴唇变紫,立即停止喂食。(六)食物误吸的处理 1、鼓励老人咳嗽咳痰,张开嘴巴检查是否有食物残渣。 迅速用手撑开口腔,用干净的小毛巾或纱布包住2-3根手指,把食物清理出来。 2、摆头低脚高位,并协助拍背尽快将异物排出。 当以上处理无效时,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详见下图),同时拨打120。